环保督查一年后 散乱污仍有迹象
环保督查一年后 散乱污仍有迹象
9月初,彭智杰刚结束在石家庄市的督查。在她看来,此次督查力度更胜以往,这次大规模地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展开全方位督查,排查的更细,涉及行业更多。
彭智杰是第六轮次驻石家庄市第一督查组组长。像这样的组在全国共290个,每组3-4人,分别集中在“2+26”城(200个组)和汾渭平原11城(90个组),他们大多来自各地环境监察执法部门。督查人员的手机都装有一款专用APP,能将督查结果及时提交上报。
彭智杰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第六轮次督查,我们共检查企业80家,发现10个涉气环境问题,占比12.5%,新发现1家“散乱污”企业,涉及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建筑工地扬尘、VOC整治不到位、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等问题。
根据生态环境部6月7日印发的《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这场集中式强化督查第二阶段(2018年8月20日至11月11日)要重点排查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公转铁”落实、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方面问题。
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11日,第二阶段督查已进行23天,200个督查组在“2+26”城的237个县(市、区)共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779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发现问题达77个。其中,新发现“散乱污”企业45个。
另外,还有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及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分别为200个、179个;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272个;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196个;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295个;其他涉气环境问题94个。还发现“黑加油站”问题19个,涉及保定、石家庄、唐山、衡水、邢台、廊坊、开封、新乡、滨州等地。
9月12日,石家庄市大气办副主任马玉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标压力仍很大。接下来若没有大的结构调整,很难达到目标。“越往后大气治理任务就越艰巨,而剩下的根本性问题都是‘硬骨头’。”
石家庄市长安区环保局监察大队长王飞对经济观察报说,从公众反映看,去年石家庄空气质量改善比较明显,但排名仍靠后。从根本上说,与长期产业政策有很大关系。“这么多年污染问题积累,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的确面临很多困难。历史欠账太多,需要有个还账的过程。”。
在第六轮次督查中,经济观察报记者跟随驻石家庄市区督查组进行了实地督查,发现新问题不多,但仍有“散乱污”企业暗藏居民区,偷偷开工生产。
马玉辰对经济观察报说,新发现“散乱污”企业在减少,但整改不到位问题仍突出。一些小加工厂为节省成本,不运行环保设备,晚上偷干,这是监管难点。为此,正着手安排“特别行动队”开展夜查,一经查实,先关停,直至检查达标。
此次督查组就在长安区一居民区附近发现了一家木材加工“散乱污”企业。该企业大门紧闭,无任何招牌,但内部却在加工生产。经查,该企业无营业执照、环评手续及除尘设备,粉尘无组织排放,废料堆集,存在涉气环境问题。
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村镇距市区16公里,面积36平方千米。这里聚集有数十家小型木材加工厂、家具厂,有的分布在一条街上,很多家庭有类似生意。
在督查中,就发现了一家存在涉气环境问题的企业。记者现场看到,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大量粉尘堆积,一股刺鼻油漆味扑面而来。经检查,该企业粉尘回收装置不正常运行,未提供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台账。
当地一位居民向经济观察报说:“这里有很多人干家具制造,对于粉尘污染,基本上习以为常了。”但同时这位居民也表达了不满:“企业生产环境确实有待改善,希望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把环境搞好。”
根据《行动方案》,今年河北要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工作;2019年巩固整治成果,开展排查整治追责问责专项行动,实现“散乱污”企业“清零”。